南方人物周刊|一名公认的好医生,在午休时间加班时被杀

CDT 档案卡
标题:一名公认的好医生,在午休时间加班时被杀
作者:郭宇翔 杨楠
发表日期:2024.7.22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方人物周刊”
主题归类:医患矛盾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李晟几乎是个好医生的范本:医术高明,从不拒绝病人加号,对待病人极为耐心,利用休息时间加班是常态,“他是医院里公认的很好的人。”

“昨天梦到我在现场,看到砍人的老头,我就扑上去要把他压住。结果我三四点钟醒来,发现是一场梦。”温州医科大学大四的学生汪超讲到这里泣不成声。2024年7月21日中午,他刚刚参加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温医一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李晟的追悼会。

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在7月19日发布的警情通报中称,一名男子在温医一院伤害一名医生后跳楼。次日凌晨,温医一院发文《沉痛悼念李晟医生》,文中提到,19日13时许,李晟医生在门诊诊治中,突遭一男子持刀伤害,致多处严重损伤,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日21时去世。

李晟的亲友们在21日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地点选在了温州市殡仪馆五号厅。追悼会开始后,人们涌入现场,大多身着素服,手捧鲜花,共同吊唁一位杰出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一位温柔的逝者。

“他是医院里公认的很好的人。”在追悼会现场,李晟生前的一名同事说道。

李晟医生 图/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

李晟的最后一程

李晟是温医一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主治医师,医院的挂号页面显示,他擅长治疗的症状包括胸闷、心慌、紫绀、前胸痛、高血压、低血压、脉搏异常等等。

他的门诊安排在每周二和周五,事发当天正好是周五,李晟在门诊遭遇了陌生男子的袭击。现场视频显示,男子持利器进入诊室内,连续击打李晟,追着他从室内跑到室外,李晟身上淌满鲜血,多次呼叫“救命”。

此前《南方周末》的报道称,李晟身上有多处捅伤,集中在头部、颈部、腹部,失血过多。

医院的医生和学生立刻自发为李晟献血,在温医一院实习的汪超得知,当天人们捐献了几万毫升适配李晟的AB型血。

奇迹未能发生,人们再一次见到李晟时,便是他的追悼会。

追悼会11点开始,不到半个小时,人们带来的鲜花便已沿着房间的两侧摆了三四层,许多后来送到的花不得不放到了纪念堂外。其中一束由温医一院同事带来的菊花上夹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芳菲凋零早,思念长存心”。

纪念堂内除了摩挲的脚步和细碎的交谈,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人们多是面色凝重地走入,从右侧走到中央,站在李晟的遗像前,有的人会鞠躬,也有人选择肃穆地哀悼,而后再从左侧绕回入口。哭声往往响起于踏出大门的一刻,伴随着两行清泪。

接近12点的时候,一位外卖骑手用一臂长的收纳箱搬来菊花,买家拜托他将花送到后,替自己拍一张照。随后他说,悼念的花在车上还有两箱,拍完照后,他又吭哧吭哧地跑下台阶搬花去了。像这样替人送花的骑手从中午到傍晚络绎不绝地赶来,少则一束,多则几捧,卡片上的落款来自五湖四海,留言中最常见的话是“一路走好”。

来吊唁李晟的人很多,有操着乡音的乐清老乡、温医一院的同事、闻讯而来的网友,还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汪超趁着医院的午休时间,也赶到殡仪馆送李晟最后一程。他和几位同学一同买了一束纯白的菊花,但在来医院的路上他觉得这样太严肃了,于是将温医一院花园里的花都摘了一些,缠在上面一起送来。一点点红色、紫色、黄色、粉色,点缀着一大丛白色。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这是温医一院花园里的一句话。摘花时初见,汪超的眼泪就难以自禁,当他复述这句话时,更是哽咽良久,而后说道,“我觉得李晟老师就是在心里种花的人。”汪超的室友实习时,曾在心血管内科的门诊待过三个星期,他告诉汪超,不论是对实习生还是病人,李晟都是他见过最有耐心的老师。

“太累了”

干练,这是李晟留给张寅国的第一印象。

2023年5月27日夜里11点,张寅国因为心肌梗死被送到了温医一院的急诊。李晟诊断过后告诉他,必须立刻手术,张寅国提出术前要去厕所,但被李晟拒绝了。“他的意思是,如果你去厕所,可能在中途就一命呜呼了。”张寅国回忆道。

在张寅国的认知中,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不高。在手术的过程中,李晟不时地安慰张寅国,告诉他没关系,这是经常做的小手术。最终手术很成功,李晟为张寅国疏通了血管,并在其中植入了支架。

在赶往手术室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们都感叹张寅国运气好,他们说:“这个医生你是约不到的,今晚刚好他值班给你碰到了。”

▲李晟同事为他写的卡片:芳菲凋零早,思念长存心 图/郭宇翔

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李晟的科研单位已是温医一院。在这里25年有余,李晟依然是一名主治医师,门诊挂号费仅为12元。对于资历深厚的医生来说,这样的职称不算高,但这不影响他在病人中的人气和口碑。

术后张寅国找李晟复诊过11次,在他的印象中,每周二李晟要看一百多位病人,周五也有六七十人。在心内科的众多诊室中,李晟的诊室是唯一一个门口会排长队的,医院为此还安排了专人维持秩序。

尽管患者众多,病情复杂,但李晟对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了然于胸。第一次复诊时,李晟一看到张寅国的名字就认出了他。而在此后的复诊中,李晟不看病历就能说出他的状况,这让张寅国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李晟几乎不会拒绝加号,这是他的门诊人数异于常人的原因之一。有一次张寅国挂到了四十多号,看完病已是11点半,这本该是医生休息的时间,但诊室外还有二十多人候诊。还有一次张寅国挂了下午1点多的门诊号,当他到达时,李晟还在检查上午的病人。

因此,不吃饭或者晚吃饭便成了李晟的常态。曾有同事拍到李晟下午两点独自坐在走廊吃午饭,张寅国也目睹过一次李晟吃饭的场景,从离开诊室到回来只用了15分钟左右,“他就是呼呼呼,应付一下就好了。”而19日13时遇害时,李晟照例是在午休时间为患者看病。

在张寅国的印象中,李晟说话温和耐心,总是为病人着想。急诊做手术那天,李晟先问了他是否有保险,为他解释了进口支架和国产支架在价钱和疗效上的不同,然后才敲定了治疗方案。他也听到过李晟在诊室中劝患者保守治疗,理由是“没必要浪费钱”。

除了175左右的身高,寸头,张寅国还记住了李晟的另一个特征——他估摸着李晟跟他差不多大,有五十多岁,理由是他看到了李晟的白头发。说完后他又喃喃了几句,“嗯,太累了,太累……”

▲李晟生前出诊的A17诊室 图/郭宇翔

送别李晟的人们

19日下午,姚先生接到女儿流着泪打来的电话,当女儿告诉他李晟遇袭后,姚先生的泪水也流了下来。女儿是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在替父亲求医时,她的导师和学姐不约而同地推荐了李晟。2022年12月,李晟成为了姚先生手术的主刀医生。

“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围观的人)随便拿个东西砸他(凶手)一下,肯定给他打蒙了,一个老头能有多大的劲啊!”姚先生气愤地说道。

汪超也曾试图谨慎地分析悲剧的原因。他解释道,下午1点左右,医护人员不是在午休就是在病区照看病人,此时是门诊人流最少的时间,“换作其他时间肯定会有人帮忙。”

他也透露,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在院中时有发生。这周有一位病人因红斑狼疮引发的心脏骤停去世,患者家属便对医生拳脚相加,他下夜班时正巧目睹了这一幕。

2021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日均门诊量5000人次以上或者床位1000张以上的大型医院应当在主要出入口实施安检,防止人员携带刀具、爆炸物品、危险物品进入医院。”

在19日事发后,温医一院加强了安保措施。20日晚《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进入医院时,一名安保人员手持金属探测仪对记者进行了检查,并要求记者开包视检。在急诊楼的走廊内,也能见到多名保安在夜间巡逻。

▲在院内巡视的保安 图/郭宇翔

《梅斯医学MedSci》2023年9月曾发文,不完全统计了2000至2021年间国内发生的四百余起伤医事件。而近年来最为人熟知的伤医案件,包括2019年12月24日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文遇刺身亡案,和2020年1月20日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被伤案。

事发后,国家卫健委在20日发文表示,伤医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卫健委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都零容忍。

21日,李晟曾经出诊的A17诊室门口的电子屏幕已经熄灭,这是同侧诊室中唯一一块黯淡的屏幕。同院的医生告诉记者,院方禁止医生私下接受采访。事发后,院方也第一时间撤下了医院官网上李晟的简介。

在他逝世后,除了他的亲属,影响最大的便是曾经的患者。张寅国19日夜里看到李晟去世的消息后,“整个人都有点麻木了”。那晚他辗转反侧,直至两三点才勉强入睡,又在五六点醒来。夜里他不断想起跟李晟来往的细节,“这个人脾气很好的,无论说什么,他都是慢慢吞吞跟你说,跟你解释,完了给你鼓励。”

提到李晟,姚先生反复表示“他真的很好”,“手术做得仔细”。他曾与李晟约定明年复诊,而如今他还想回温医一院复诊,希望“能找一个他(李晟)的高徒”。

而对于仍在求学的医学生来说,目睹伤医案成为了职业生命中一道无法消除的伤疤。汪超既希望成为李晟一样的医生,又害怕落得跟他一样的结局。他说:“我又坚定又迷茫,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汪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