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俄罗斯召开的金砖(BRICS)领导人会议上会面并握手。/路透社,韩联社
<!–
–>
<!–
–>
23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以出席在俄罗斯喀山召开的金砖(BRICS)领导人会议为契机,时隔5年举行了双边首脑会谈。两国协商一致决定恢复在2020年造成数十人伤亡的边境冲突后遇冷的双边关系,推动其正常化。在会谈召开前,两国还就此前阻碍关系恢复的边境纠纷问题解决方案达成了协议。有舆论展望称,随着中印关系急剧转向“破冰”,美国一直以来拉拢印度共建的“对华牵制阵线”被削弱,世界经济地形可能随之生变。
23日,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称,习近平与莫迪会谈时表示:“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妥处矛盾分歧,相互成就彼此发展梦想。”他还强调两国合作称:“双方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作出表率,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贡献。”据路透社报道,莫迪回应称:“维持边境的和平与稳定是两国的首要任务”,“对两国在边境问题上达成协议表示欢迎。”中国外交部在介绍此次首脑会谈结果时称:“双方同意,两国外长和各层级官员开展对话,推动两国关系早日重回稳定发展轨道。 ”
据推测,通过此次会谈,中印的陈年矛盾将开始走向和解。在会谈召开前的21日和22日,印度和中国政府各自宣布,中印就在有争议的实控线沿线的巡逻安排达成协议。两国决定从边境地带撤出此前全面对峙的两国部队。中印边境长3440公里,2020年6月,两国在边境争议地区Galwan(中文名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造成20名印度军人和4名中国军人死亡。此后,两国更是在接壤地区部署了数万人的兵力和武器,印度还叫停了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并批量禁用中国应用程序。在边境冲突发生后,两国未再召开过首脑会谈。两国首脑最后一次举行会谈是在2019年10月习近平访印期间。2023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G20峰会,习近平没有到场。此前有人预测,习近平执政时期的中华民族主义与纳伦德拉·莫迪总理主张的印度民族主义相对立,加之印度合流以美国为中心的对华压迫政策,两国关系恐难以修复。
但随着中印着手改善双边关系,有舆论认为,美国与印度共建的“对华牵制战线”将被大幅削弱。尤其是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一同参与的美国对华安全协议体Quad可能会出现松动。此外,美国扩大与印度的军事合作也可能受阻。2023年6月,美国总统乔·拜登与莫迪在华盛顿白宫举行首脑会谈时,还签署了数十亿美元规模的无人机采购和战斗机共同生产的合同等,双方决定加强国防领域的合作。在当时发表的两国首脑联合声明中称:“强烈反对以武力改变印太地区现状的单方面行动”,对中国威胁台湾等行为表示抗议。
但中国和印度拥有许多共同点,在国际舞台上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针对正在中东、欧洲发生的“两场战争”,两国都在巧妙地走钢丝,没有直接站队特定阵营。中国被指在加强与欧洲正常外交的同时,又在充当俄罗斯的经济支柱。而印度走不结盟外交路线,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同时,正在大量进口廉价的俄罗斯产原油。最近一年间,印俄贸易额达到656亿美元(约合8万7000亿韩元),达到战争前(130亿美元)的5倍。印度向俄罗斯供应芯片等技术限制出口的产品,出口量在全世界国家中位列第二。
人口占据全球第一二位的国家互相开放巨大市场,预计将加速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对此,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助理教授刘其峰(音)向新加坡联合早报表示:“会谈后,两国将专注于经济谈判”,“可见过去几年间,印度想在美中贸易争端中获利,但仍需要中国的尖端技术。”印度自2020年起,在国内对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BYD)等中国企业实施了制裁。但以此次会谈为契机,上述限制措施有望解除,中国出口至印度的电动汽车、零部件、消费品等的可能出现激增。
韩国一直在致力于开拓印度当地市场,中印关系恢复将给韩国企业带来新的挑战。韩国主要企业看中印度“反华风潮”的反射利益一直在攻略14亿市场,接下来将面临中国产品数量攻势带来的被挤占危机。
有舆论推测,由于中国产能过剩导致经济衰退长期化,在面临美国等西方对华加大施压的情况下,不得不积极向印度伸出和解之手。在韩美日关系迅速拉拢的情况下,中国若想在印太地区保持国家影响力,并支撑本国经济,只能以印度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