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T07:08:33.251Z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年初,中美许多人士认为,在美国把反中作为外交主线和政治正确的情况下,中国议题会成为美国大选的一个焦点,两党及总统候选人为争取选民,都会极力表演自己更反中。然而,距11月5日投票不到40天,虽然美国政府的围中在如常推进,但中国议题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发酵成为选举热点,除特朗普在去年底就宣称如当选将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六成关税,以及在九月众议院复会审议通过25项有关中国的议案,即所谓的反华“中国周”外,即使是7月和9月举行的两场总统辩论,也都未过多涉及中国——前者未提中国,后者虽说到中国,但在两位候选人间,未就此展开激烈辩论,攻击中国。
这种情形当然是中国乐见的,因为如果两党及各自的总统候选人为取悦选民竞相表现谁更反中,有可能在大选期间对美中关系和地缘政治造成破坏性影响。不妨打个比方,假如特朗普给赖清德打电话表达对台湾的坚定支持,拜登(在他还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时)自然不能示弱,为显示自己和民主党对台湾的支持比特朗普和共和党更坚定,干脆邀请赖清德访问白宫,或者派国务卿或国安顾问访问台湾,想想看,上述两种状况出现,中国会作何激烈反应?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议题在美国大选某种程度的“消声”,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险,对美、中,或许还有台湾,都是一件好事。
两党都不想炒作中国话题?
为什么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及其候选人在这大半年选举时间里没有拿中国说事,敲打中国?是他们的选举策略原本就没有这种打算和规划,还是另有原因让他们不想炒作中国话题?探寻这一点,对我们了解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是有助益的。
中国议题在此次美国选举中,未成两党和候选人攻击的焦点,一个根本原因,是美国自身的矛盾激化,选民的撕裂,以及民主和共和两党,在一系列国内问题,如经济和通膨、移民和堕胎等事务上的对立,有永远吵不完的架。美国选民在这些问题,尤其在移民和堕胎等反映身份政治的问题上,撕裂的非常严重,简直势不两立。今年前些时候,南部一些由共和党控制的红州,就对非法移民一事和拜登政府公开唱对台戏,用大卡车将中南美洲的非法移民运到纽约、加州等由民主党控制的蓝州,甚至一度拒绝联邦警察、由本州警察在边境巡逻,驱赶非法移民。一般来说,美国选民对内政问题的关注,要超过对外事务的关注。当选民对国内的大部分问题形成两极对立的看法,为争取选民对总统候选人的认同和支持,当然在选举的策略上,两党及其候选人要把重心放在选民关心的问题上,并就此进行攻防。所以在哈里斯和特朗普的辩论中,我们看到,两人的重点在内政。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两党候选人——特朗普和拜登,出现的预期之外的戏剧性事件,在一段时期不仅占据美国,而且占据全球舆论的中心,从而让美国选举偏离了对候选人政策主张的关注。特朗普在今年的选举中两次遇刺,这在美国政治人物中也是少见的。虽然他这个人争议非常大,许多人讨厌他,但遇刺毕竟关系重大,让人对美国选举政治担忧,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拜登作为现任总统,被民主党推举为总统候选人,虽然由于年岁已高,这几年在公众场所常有失常表现,使得民主党内部一直存在换人声音,但并没有多少人认为他会被真正换下。可是,7月和特朗普的辩论,沦为拜登的滑铁卢,导致换拜声音在民主党内大增,尽管拜登试图抵抗,但终架不住党内一众大佬的同意,他不得不退下,让哈里斯成为总统候选人。这个换拜事件差不多持续了一个月,成为热烧话题。发生在两位候选人身上的这两起意外事件,事件本身的新闻性都非常强,无疑会盖过选举的其他话题, 冲淡它们的热度。
再一个原因,是俄乌战争和以哈战争在今年选举期间,还在继续打。特别是在恐怖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之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轰炸让许多平民尤其妇女小孩死于无辜,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上半年引发了美国大学的校园抗议。这场抗议导致哈佛等四所大学的校长辞职。美国外交虽然一向不是美国大选优先关注的话题,然而,校园抗议让这两场战争变成了美国的内政问题,一度也成为美国舆论关注的热点。虽然中国如今被美国看作最大竞争对手,但在美国外交中,两场战争作为现实的紧迫课题,成为民主共和两党在选战中要面对的外交话题。它们在美国选举中的关注度,即便不会强过中国议题,也差不了多少,从而降低了中国在美国选举中的重要程度。
上述三个因素是美国内政、候选人自身以及对外事务三个面向分散了中国议题在美国这次选举中的注意力。除此之外,事实上中国议题本身也会成为抑制美国选举拿来炒作它的原因。中国是美国当下和未来最大的战略对手,美国两党乃至美国社会以反中作为凝聚和团结美国的最大因素。前面说了,美国内部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缺乏共识和交集,只有在中国问题上,立场和看法高度一致。媒体和政客天天拿中国说事,表演着反中。美国政府也隔三差五出台措施制裁和打压中国。在美国的话语和政策中,中国都是必不可少的重点。然而,也正因为中国在美国的政治中早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也就无须通过选举来格外凸显,因为,即便两党及候选人在选举中高举反中的姿态,也不太可能为他们加分,但却很可能导致美中之间的海啸。因此,外界看到,美国在其国内极力塑造反中气氛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在积极和中国沟通,管控两国分歧。
那会不会在余下的40天内,中国议题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美国选举的焦点?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在民主共和两党的竞选议程里,中国还不时会在相关事务上被提起,但仅仅是作为一般性的话题。外界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大选之后,新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普遍预计,不论卡玛拉·哈里斯还是特朗普当选,对中国都会比现在强硬。这个预测是否准确,或者像这次大选对中国议题的预测一样落空,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知晓。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 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