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铁大地之子与宝钢半世纪合作落幕

2024/07/24

参观新日铁在君津市的钢铁厂的邓小平 (1978年)

 
      日本制铁(简称日铁)将结束与中国宝山钢铁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关系。二战后作为中日经济合作的一环,日铁向宝钢提供了高炉技术,成为山崎丰子小说《大地之子》的原型。在通过2004年成立合资企业获得实际利益的同时,从2021年开始展开专利侵权诉讼,双方关系悲喜交织。在中美分裂和汽车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日铁将取消合资,大刀阔斧调整在华业务。
 
      “希望拥有同样的钢铁厂”,后来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副总理邓小平1978年考察千叶县君津市的钢铁厂时如此表示,这成为日铁中国业务的源头。从1977年开始,应中国政府的请求,参与钢铁厂建设项目,建设的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钢铁厂的上海市宝山钢铁厂。
 
      工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付款条件变更和合同取消等纠纷,两家企业进行了多次谈判。因技术指导等原因,日方前后共有1万人次访华。钢铁厂诞生的痛苦在小说《大地之子》中也得到描写。迎来高炉点火是在1985年。在粗钢年产能约为2500万吨的中国,宝钢承担了300万吨的产能,支撑了经济增长。
 
      2000年代,随着中国迅速成长为巨大的汽车市场,日铁、宝山钢铁和卢森堡的安赛乐(现为安赛乐米塔尔)这3家企业于2004年成立宝钢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BNA)。在日资汽车厂商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下,加工用于汽车车身的薄板钢材。
 
 
      蜜月关系迎来转折点的原因之一是2021年的专利侵权诉讼。日铁表示用于纯电动汽车(EV)等马达的钢铁产品“非定向电磁钢板”的专利权受到侵害,起诉了宝山钢铁。诉讼还涉及钢板流通环节的丰田和三井物产。电磁钢板是日铁向EV增长市场供应的尖端技术。
 
      专利侵权的背景是中国企业的成长。日铁的高管回忆称“宝钢日铁汽车板成立时的宝钢连窃取技术的能力都没有”。如今,中国钢铁企业在粗钢产能方面占全球前10大企业中的6家。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通过引进最新设备而提高了技术实力。中国企业也开始涉足汽车钢板。
 
      另一个转折点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变化。中国在EV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4年5月,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量的比例增至39.5%。另一方面,作为宝钢日铁汽车板重要客户的日资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
 
      此外,中国的钢材市场低迷也产生影响。由于房地产低迷的长期化,拥有全球一半粗钢产能的中国钢铁企业的通用钢材失去销路。面向客户以个别规格制造的汽车用钢材以与通用产品不同的价格交易,中国企业的低价攻势对亚洲钢铁业造成打击。
 
      日铁并不打算全面撤出中国。还与宝山钢铁同一家母公司旗下的武汉钢铁运营制造用于食品罐等的白铁皮的合资业务。
 
      不过,日铁内部也有声音表示,“在中国开展业务本身就存在风险”。日铁将在人口持续减少的日本国内推进防守性结构改革,同时进攻有望增长的海外市场。重点放在美国和印度。
 
      “1亿吨,1万亿日元”,日铁在粗钢产能和实业利润方面提出更高的目标。不过,目前仅为约6600万吨、约9000亿日元。特别是粗钢产能排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米塔尔和中国鞍山钢铁集团之后,仅为第4位。
 
      “将完善新时代的全球网络,恢复日本的增长力”,会长兼首席执行官(CEO) 桥本英二这样描述收购美国钢铁巨头美国钢铁公司的目的。启动约2万亿日元的巨额投资的原因在于与日本完全不同、充满魅力的市场。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作为汽车用高级钢的高强度钢板和电磁钢板需求强劲。包括高炉和电炉在内,美国钢铁公司拥有约2000万吨规模的粗钢产能,如果收购成功,将跃居世界第3位。
 
      日铁在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声明中表示,“将实现美国产业的强韧化,对抗中国的威胁,加强与重要的日本的关系”。也就是说,日铁希望与共同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的美国进一步加深关系。
 
      日铁还将在印度推进投资。在经济增长迅速的印度,钢铁需求将以每年8%的速度增加。在印度西部,日铁与米塔尔的合资企业正在推进2座高炉的新建。预计2025年以后投产,一系列投资额将超过1万亿日元。
 
      日铁主动缩小全球最大钢铁市场中国的业务,将重心转向美国和印度。这一决断将成为在中美分裂的夹缝中摇摆不定的日本企业的解决方案之一。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大平祐嗣